第893章 穷途末路(2/2)
卡罗尔复辟后,通过和德国的贸易,获利至少10亿卢布。
卡罗尔并没有将这些钱投入到罗马尼亚王国的国内建设上,也没有用于武装军队,甚至没有分润给罗马尼亚王国国内的贵族阶层和官僚集团,将这些钱全部收入囊中。
卡罗尔死后,这笔钱下落不明,大概率落入德国人手中。
乔治给彼得打电话,让空军进入罗马尼亚作战。
布施担任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之后,调集三个集团军向瓦斯科发动猛攻,希望为包围圈内的德军打开一条生路。
包围圈内的德军同样在向瓦斯科疯狂进攻,希望逃出生天。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攻击态度最坚决的还不是德军,居然是意大利军队。
不管是在北非,还是在南斯拉夫,意大利军队都表现的一塌糊涂。
在北非,意大利军队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拖累了隆美尔,导致隆美尔无法彻底发挥德装甲部队的机动力,处处捉襟见肘,疲于奔命。
在北非和隆美尔作战的,分别是戴高乐和蒙哥马利。
虽然法国人和英国人龃龉不断,戴高乐在回到北非之后,还是和蒙哥马利密切配合,共同应对隆美尔的进攻。
隆美尔进攻法属北非殖民地的时候,蒙哥马利率领英军从埃及向意属北非发动进攻。
意军完全无法阻止英军,隆美尔被迫掉头迎击蒙哥马利。
隆美尔刚走,之前苦苦支撑的法军,立即向意军防线发起猛烈进攻,逼迫隆美尔回防。
隆美尔对意大利人失望透顶,为摆脱不利局面,隆美尔不顾法军,全力向埃及发动进攻。
造化弄人。
刚攻入埃及不久,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因油料不足,被迫停止进攻。
蒙哥马利如蒙大赦,退守开罗后继续向伦敦求救。
丘吉尔万般无奈,命令原本前往英国本土的印度军团改道开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苏伊士运河。
戴高乐很聪明,在攻入意属北非不久,命令法军停止行动,不要给隆美尔太大压力,避免隆美尔再次掉头。
隆美尔也已经无力再战。
隆美尔到北非之后连番鏖战,装甲战车已经所剩无几。
由于英国和俄罗斯两家的地中海舰队对运输线的封锁,隆美尔很难获得补给,现在隆美尔麾下的部队,已经从清一色的德械,变成英、法、德、美装备混杂的万国货。
对于隆美尔来说,来自英军和法国缴获,比来自意大利的补给更稳定。
遗憾的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即便败退,宁愿将宝贵的油料烧毁,也不会留给隆美尔。
“我们该怎么办”
隆美尔的参谋长,同在俄罗斯进修过的阿尔弗雷德高斯一筹莫展。
如果有足够的装甲战车和油料,高斯有信心一口气打到开罗,将苏伊士运河切断,打通和阿比西尼亚帝国之间的通道,彻底扭转北非战局。
现在高斯和隆美尔一筹莫展,困守沙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隆美尔沉默不语,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挑起和俄罗斯的战争。
欧洲确实一山不容二虎。
可即便无法渡过英吉利海峡,德国也可以继续向北非进攻,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完全没必要往北和俄罗斯死磕。
德军的闪电战术是从俄罗斯学来的,俄罗斯怎么可能没有防备呢。
现在对俄罗斯的战争和隆美尔预料中的一样没有进展,北非因为兵力不足,同样攻击乏力,再这样下去,德国将穷途末路。
对于隆美尔的裹足不前,意大利北非总司令埃托雷巴斯蒂科上将非常不满,亲自来到隆美尔的指挥部,敦促隆美尔继续向开罗发动进攻。
“占领开罗之后呢”
隆美尔冷笑,自从他抵达北非之后,就和巴斯蒂科分歧不断,曾因作战计划爆发激烈冲突。
按照隆美尔的计划,先不管蒙哥马利的进攻,在将戴高乐彻底击败后,再打蒙哥马利。
由于巴斯蒂科的坚持,隆美尔才不得不掉头。
所以北非德意联军目前的尴尬处境,巴斯蒂科应负有主要责任。
“占领开罗之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攻击苏伊士运河——”
巴斯蒂科突然话说一半突然闭嘴。
“呵——”
隆美尔冷笑,说啊,你怎么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