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大棚投入使用(1/2)
黄星熠又开始忙碌了,家里用不着他操心。现在爷爷奶奶就围着陆瑶瑶和他们的两个重孙在转。
甚至连陆瑶瑶都没有多少机会上手抱抱这一双儿女。除了喂奶的时候还用到她,其他时间都是俩老人在操心。
休息了个把星期,很多事情都堆积了,需要他处理。回家后的第二天就开始忙碌起来。
吴教授的那个大棚经过三四个月的建设,终于弄好了。
黄星熠的回来,刚好可以商量投入使用。
不过在这之前,还得先把这几十亩的蚯蚓再挖出来,毕竟又过去了四个月了。
三月份领取蚯蚓去培养的那些村民,都挖了两次了,积累了不少干蚯蚓,就等着黄星熠帮他们卖了。
黄星熠打算这次挖出来的蚯蚓不打算卖了,新农场的那200多亩地也需要大量的蚯蚓进行培育。
下次陈应策要的干蚯蚓只能先提供村民的那些了。好在他没催货,也让他有一定的缓冲时间。
村民的这些干蚯蚓先积累着,等陈应策来了再一次性卖掉。
既然要挖蚯蚓,那干脆就让新入职的技术员工通通过来参与进来。
这么多人手挖起来也快,顺便把新农场那边的工台小挖机也弄过来,同时开工。
这样刚好一边三台挖掘机,这边挖出来,那边立刻翻土培育,两边都不耽误事。
这次黄星熠把所有挖出来的大蚯蚓通通拿过去新农场培养,这边只留下一些中型的蚯蚓,
按比例培育就行。剩下的蚯蚓全部都拉过去新农场。
人多力量大,两三天就把这事情给落实了。
农场这边的蚯蚓培养算是进入了正常轨道,每次挖出来的蚯蚓的量都非常大,留足繁殖培养的量,剩下的还有不少。
有了去年养大闸蟹的经验,黄星熠也舍得用蚯蚓投喂螃蟹。算算日子,小石村农场这边养的大闸蟹,也到快脱壳的时间了,正是要大量补充能量的时候。
黄星熠又投喂了好几吨蚯蚓,剩下的那些仍然冷冻起来,每个月喂一次!
这批大闸蟹是从1月份开始养殖的,到现在已经7个月,也有三四两重了,十一前上市是没有问题的了,也满足了当初黄萍提出的要求。
新农场的大闸蟹到明年1月份也是能上市的,只不过那品质可能会比小石村农场的差一些,毕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喂过一次蚯蚓。
值得一提的是木源公司做实验的那三块地,也跟着把蚯蚓挖了出来。
他们四人把所有的蚯蚓都挖得出来过秤,那个量也吓他们一跳。
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因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看到成果了!
他们迅速形成报告,把这结果传回了公司,当天就在高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结果一个电话把徐工招了回去,立刻在他们公司着手培养蚯蚓,剩下的人继续在农场跟进。
蚯蚓的事弄完,开始弄大棚种植羊肚菌的事情。
这个大棚建得还是挺先进的,为了调节温度,可是装了一个中央空调,单单这台设备就价值不菲!
当薛凤英接到吴教授的电话,让她送20亩的羊肚菌菌种过来的时候,她都震惊了!
大夏天培养羊肚菌,她也是头一回听到,真的是不得不感叹吴教授的艺高人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