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椒房(1/2)
张诚赵杏儿布局咸阳分号,多少算是有一点失误。
没有想到,萧何的大汉皇都图并没有被刘邦全盘吃下,刘邦和谋臣们反复商议,虽然决定定都关中,但是最终的选址有了变化。
刘邦选定的皇都位置居然不是渭河北侧的咸阳,而是渭河南岸的土地,新城市叫做长安,皇帝的宫室是长乐宫。
从咸阳宫到长乐宫,大概有二十五里路之遥。虽然也不算太远,但是新的选址有很多新的意涵。
咸阳城已经残破到无法恢复,新皇朝觉得咸阳城已经没有大规模建设的必要了。尤其是咸阳城没有城墙,让这些亲历战争的君臣很没有安全感。所以想在开阔的渭河南岸开始建设新的都城,当然,也还是借用了秦朝的宫室,以秦朝兴乐宫原址和原建筑为核心进行翻新改建,又把周边的土地纳入到皇城范围,建造新的城墙。
古人称山南水北为阳,建城通常选择这样的位置,自有其道理,咸阳位于渭水河北、九峻山南,恰恰符合山水皆阳,故名咸阳。
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受北半球向右偏转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即科里奥利力)影响,河流南岸更易受侵蚀,形成陡峭潮湿的“阴”岸;北岸则因沉积作用更平缓干燥,光照充足,故为“阳”。秦代六次迁都,最后两次分别定都栎阳、咸阳,都是这个道理,主要考虑的就是河水不易泛滥、宫室不被侵蚀。咸阳城的另一个好处是依山靠水,两侧都有自然地势凭依,对防守有更多好处。
而刘邦萧何选择在渭水河北岸,就违反了这一规则。新的皇城紧挨着渭水河建设,显然更容易收到洪水侵袭,一旦渭河泛滥,长安城并不安全。
但是显然,仓促建设的皇都还来不及考虑这么复杂的因素。建都城首要的考虑还是选择一片足够开阔的土地容纳朝廷各个部门,以及建立起足够高大厚实的城墙来解决城防问题,不要如咸阳城一样被人偷了家。
所以诚记立即派驻了商行人员,在渭水河南岸又开设了长安分号和一些白手套的商行,围绕着长安皇都的建设,开始承揽工程所需的商品。
新的城市,在空地上展开,所谓一张白纸可以写最美的文章,空白的土地也可以做出更完美的规划。完全不用考虑旧城房屋道路的逼仄,只需要按照新皇都功能来重新规划道路和城墙,道路宽阔笔直,城墙高大厚实,新都城道路正南正北经纬交错,方方正正,看起来就规矩整齐。
占地面积方圆上百(平方)里,是一个巨大的堡垒。
皇城东侧的宫室是兴乐宫的遗址翻新,在兴乐宫西侧,另一座巨大的宫室也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宫室叫做未央宫。未来可以作为皇后的居所。
是的,新的规划中,最终皇帝皇后并不居住在同一座宫殿中,而是分居长乐未央两座宫殿群,吕皇后很明白的表示了,自己不太想距离皇帝陛下太近,而皇帝陛下也对吕皇后的自知之明很满意,两人分处不同的宫室,有助于保持基本的体面,减少冲突,而皇帝也可以更多时间放在自己喜欢的女人身上。
只是,这两宫的规划还只是一个远景,眼下未央宫还只是在规划之中,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搬进去。皇后殿下眼下还是要屈尊,和皇帝一起居住在长乐宫的建筑群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