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红楼兵圣 > 第224章 恐惧的蔓延

第224章 恐惧的蔓延(1/2)

目录

第224章恐惧的蔓延

河西营每年的军饷需要六万两银子,还需要一二万两银子的粮草,另外火药铅子装备加起来,一年近十万两银子的开销。

朝廷如果能按时发放军饷和粮饷,那么问题当然不大。

可要是朝廷不能按时发放呢。

总体上算下来,朝廷每年下发不到两万两银子。

一两万两银子,八九千两银子养三四百家丁,再用两三千两维持日常,将领落个几千两,可能还不够平日的人情往来,和对上官的孝敬。

彻底躺平的将领,连个三四百家丁也不养,只留个一半,不光自个轻松,还能孝敬上官更多,得到上官的看重。

遇到打仗怎么办

招募民兵来凑数,野战不行,守城还是没问题的,这是地方大多数的情况,特别是东南,没有什么敌人,维持治安靠衙役和地方大户就够了,地方大户就是帮忙朝廷稳定地方的延伸。

别家的总兵手里才几千人马,自己一个游击将军就养活了两千五百人,而且各个都是当精兵培养,光骑兵就高达三百,而且配备的一人双马,加上托马牲畜庞大的车营。

所以自己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真心希望朝廷能接手。

每年发个十万两银子下来,保证朝廷指哪,自己就打哪里,哪天朝廷不高兴了,一封调令就可以让自己明升暗降高高挂起。

可朝廷是谁谁是朝廷

王信真希望有个人出来说自己是朝廷,可惜朝廷就是朝廷,朝廷并不是谁。

河西集市每年的收益达到九千两,加上河西营的租金,一年能凑个近万两银子,代州每年可以供的粮草价值在一千多两银子。

随着河西营的战斗体系越来越成熟,开支也越来越大。

河西营并不是没钱,而是钱都变成了资产。

比如好几百匹马,几百头牲畜,这些个就价值两三万两银子,还有几百套铁甲,两千套甲,又是个两万两银子,等等累积下来,河西营的固定资产不下十万两。

现在的缺口,每年高达六七万两,而河西营的公库才不到三万两银子,加上朝廷的军饷粮饷也只够勉强维持一年,到了明年没有改善,河西营就破产了。

以前的时候,大同是朝廷的大同,单于部和大板升地区同样属于朝廷,王信就算看到了机会,也无法下手。

对于贸易,王信相信自己的眼光,在这个时代哪怕不是顶尖,也必然属于一等之列。

东南亚的犀牛角、玛瑙、珊瑚、珠宝、宝石等特产贸易,王信认为是负面的,东南亚的香料特产贸易,这种属于正面的。

北方边关贸易的马匹、牛羊、兽皮、牛角等特产贸易,王信认为是正面的。

马匹可以增加社会的运力和信息的传播速度等,牛羊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兽皮可以为人类增加保暖,牛角可以制造武器,这些物资对于社会是非常很重要的。

相对于大周目前的国情和地理特产,以及商品特点,现阶段的北方,才是大周真正需要深化贸易的地区,而不是海外贸易。

因为北方的贸易与大周才是真正的互补,可以做到良性的循环发展。

北方有大周需要的,大周也有北方需要的,并且都是双方的特产,能够持续性的产出。

原本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王信绝对不会去打破,哪怕有自己的想法。奈何单于部和大板升要作乱,王信就不得不动手了,是他们先动的手,自己属于还手,理直气壮,天经地义。

大板升和单于部加起来的实力的确很强大,可谁说打仗是拼数字呢。

自己的兵少,但自己有自己的优势,博弈就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对抗别人的短板,同时避免自己的短板被攻击,第一步先打乱对方的脚步。

不久。

朔州、马邑、山阴、应州、左云五州县的守备和佐击皆到了雁门关,除了威远关的守将。

人们都不知道王信想要做什么,但是没人敢得罪此人,此人可是连冯庸都给掀翻了,而且还升了官,并且独领一路,虽然朝廷的公文还没下发,可没人怀疑王信说谎。

很多人反而知道此事是真的,比如张文锦就知道,不光王信在朝廷里有人,很多人在朝廷都有人。

有了这样的认知,王信的要求又比较简单,他不过是要带领河西营前往团山口,团山口的将领不敢反对,各地沿途的将领当然也不会反对。

就算反对也无用,冯庸的铁甲奇兵都栽了。

各地守将带领的是本土民兵,平日里守城都懒洋洋的,看起来好像是多此一举,其实却很重要,哪怕张文锦不满,自己也能和他扯皮。

等王信带着军队离开雁门关,前往团山口,很多人都在观望,不知道此人要做什么。

“难道他要远征”

张文锦皱着眉头猜测道

翟文也猜不透,苦思良久,摇了摇头,“此人性子并不莽撞,不会胡来。”

张文锦内心并不希望王信出征,相比较胡立勇的越来越嚣张跋扈,其实王信要“懂事”很多,做事至少在规矩之内令人放心。

想到这里,张文锦忍不住吩咐:“你去团山口见一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