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315章 母女平安,王亦菲(求月票)

第315章 母女平安,王亦菲(求月票)(1/2)

目录

第315章母女平安,王亦菲(求月票)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农历七月二十八,这一天冰城是晴空万里,气温有点高。

“开快点,老袁,再快一点!”

前往哈工大附属医院的路上,王多鱼不停地催促道。

驾驶位上的袁祖亮,他很明白王多鱼的心情,但却不能够开太快。

因为这里是校园内,而不是校外,且研究员、学生众多,他更是快不了。

八月下旬这个时间点,开学季临近。

老校区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办学点,还有就是众多项目、科研单位的办公场地。

众所周知,每年寒暑假,哈工大都会跟北大、复旦、清华等高校开展合作关系,众多高校的学生都会趁着寒暑假来到哈工大,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实习工作。

导致即便现在是八月份,老校区这边依然是人满为患。

经过漫长等待之后,度日如年的王多鱼,总算是来到了附属医院。

汽车刚停下来,他就飞奔出去了。

袁祖亮他们也紧随其后,快步跟上。

医院内,王多鱼快速地来到了产房门口,然而刘晓俪已经被推进去了,只有王美凤等人在门口等着。

“八姐,晓俪她怎么样了进去多久了”

“老九你别担心,晓俪她没事儿.”

虽然他八姐在安慰他,但王多鱼依然很担心,生怕刘晓俪这一次生产又出现意外。

早在五天之前,临近预产期的刘晓俪,就被送过来医院这边住着了。

就是担心因此出现意外,谁让刘晓俪之前两次生产的时候,都出现了意外呢。

所以王多鱼都担心死了。

王多鱼没办法进去产房内,即便他兼修过医学,可他是半吊子出身,加上这是妇产科,不适合男医生进出。

最重要的是,他是家属啊,更加不适合出现在产房内。

在医院走廊内,王多鱼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刘德本和吕恭良他们两人紧随其后。

“多鱼,别担心,晓俪她.肯定是母女平安!”

刘德本两人宽慰道,本来他们还想说母子平安来着,但是想到了之前王多鱼和刘晓俪都希望生一个女儿,所以便改口母女平安。

“谢谢!”王多鱼这会儿没心情聊别的事情,满脑子都是忧心刘晓俪生产的事情。

见状,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待了一会儿之后,便先告辞离开了。

毕竟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忙,不可能一直待在医院这边。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面的夜色笼罩了大地,天色黑了下来。

王君宏、李蓉蓉、陆月柠他们这些小屁孩都被送了回去,没让他们继续留在医院这边。

产房内的医生出来过几次,跟王多鱼汇报过情况,刘晓俪目前只是羊水破了,但孩子的位置不太好,需要按摩调整位置。

另外就是孩子可能有点大,不利于生产。

目前肯定是偏向于顺产,而不是剖腹产。

因为现在的剖腹产技术还不太成熟。

尽管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内的剖腹产技术也趋于成熟,因为国外早已经发明了宫下段剖宫产技术,解决了术中出血问题。

但是国内剖腹产技术依然不够成熟。

且刘晓俪都已经顺产了这么多次,自然没有必要再剖腹产。

时间依然在一分一分地流逝,直到凌晨过后,医生这才传来了好消息,通过调整已经差不多归位了。

凌晨四点多的时候,刘晓俪已经筋疲力尽,但还是要打起精神来。

直到将近五点的时候,这个折腾了她许久的孩子,终于生下来了。

“医生,是女孩么”

明明已经非常疲惫了,但刘晓俪还是第一时间虚弱地开口询问。

医生也明白她的心情,大声笑着告诉她,是一个女孩。

刘晓俪顿时露出了笑容,随后很快就闭上眼睛沉睡了过去。

太累了!

哇!

产房外,王多鱼听到了婴儿的哭声,顿时站了起来。

很快,护士也出来告知了他最新消息:母女平安!

这是好事儿啊!

终于得偿所愿,终究还是生下了一个女儿。

既然是母女平安,王多鱼也放心了。

转眼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王美凤他们过来了,也知道了消息,大家都很高兴。

只是刘晓俪还在睡觉,因为她刚刚醒过来给孩子喂了奶,然后又睡着了。

太困了,没办法,肯定要睡觉。

说是昨晚,实际上是今天凌晨五点才生下来,刘晓俪也没睡几个小时呢。

并且接下来还需要喂养孩子,会非常辛苦。

“老九,这孩子叫什么名字”

这是女儿啊,虽然王美凤有一点重男轻女,但王多鱼却很喜欢女儿,谁让他家现在已经有三条化骨龙呢

受此影响,王美凤也挺关心刘晓俪生下来的这个女儿。

“就叫王亦菲,晓俪也说这个名字很好.”

王多鱼笑着说道。

这个名字,在刘晓俪还怀着王君安的时候,就已经取好了,只不过是备用的名字罢了。

当时刘晓俪就很喜欢王亦菲这个名字,一眼就相中了。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这才忍痛也要多生一个孩子。

“好名字,这个名字真好听,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一个大美女”王美凤当即夸赞道。

李蓉蓉和陆月柠两姐妹也跟着叽叽喳喳地喊这个名字,然后躺在小床上的仅几个小时大的王亦菲哇地一下就哭了。

茜茜一哭,李蓉蓉两姐妹顿时慌了,王多鱼也赶忙过来,抱起小不点。

说是小不点,实际上王亦菲足足有八斤二两,是一个小胖妞。

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女连心,王亦菲刚开始哭,刘晓俪立马就醒过来了。

“孩子应该是饿了,给我吧”

“好!”

王多鱼把孩子放到她怀里,见她满脸疲惫,王多鱼心疼道:

“要不我给孩子找个奶妈吧”

“不要!”刘晓俪摇头道:“我还是想自己来,我怕孩子以后长大了,不跟我亲.”

母乳喂养对于宝妈来说,除了增进母婴感情、增加宝宝安全感之外,同样有助于产后恢复和预防疾病。

刘晓俪又有身材焦虑,因为朱玲在一旁虎视眈眈。

特别是朱玲在西游记当中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

尽管王多鱼并不怎么经常看电视,但家里的王君宏、李蓉蓉、陆月柠他们这些小屁孩都非常喜欢看,导致吃饭的时候,王多鱼也时不时能够看得到。

谁让这个年代根本没有多少娱乐活动,吃饭的时候,打开电视机看两眼电视,很正常。

而母乳喂养以其神秘的力量调节着母亲体内的急速水平,为乳腺织就一张保护网,显著降低了乳腺癌与卵巢癌的阴霾。

当然,母乳喂养也不完全是好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王多鱼刚才担忧的点,那就是新生婴儿的哺乳需求是非常频繁,不分昼夜的,直接扰乱刘晓俪的生物钟。

就好像之前的王君安和王君康两个小家伙一样,两兄弟的前面三个月,刘晓俪和王多鱼两人的生物钟都是紊乱的。

凌晨十二点到早上七点这个时间段内,小家伙能够醒七八次。

如果是拉屎拉尿还好说,但如果是要喂奶的话,真的非常麻烦。

除此之外,喂养方式如不当的话,也容易导致宝妈局部乳腺堵塞,形成机型乳腺炎,甚至是较大月龄的婴儿长出乳牙,也有可能导致乳头感染。

当然,母乳喂养肯定是利大于弊,何况刘晓俪她经验丰富,当然知道如何喂养王亦菲。

“好,不过你还是要休息好,不要太累了”

王多鱼点头道,刘晓俪嗯了一声,然后她满脸温柔,抱着小家伙,轻声安抚着怀里的小不点。

刚出生的王亦菲,虽然还只是一个仅有八斤多的小胖妞,婴儿肥很明显,但很白嫩,跟她妈妈很像,非常好看。

“鼻子像你,眼睛像我”

看了小家伙一会儿,刘晓俪轻声对王多鱼笑道。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她都还没长开呢.”王多鱼顿时乐了。

这会儿的小家伙,虽然白白净净的,跟那些小猴子似的婴儿,完全天差地别。

但是她满脸婴儿肥,胖嘟嘟的,就跟魔童哪吒一样,怎么就像她父母了呢

“我说像就像,你有意见啊”

“没有,绝对没有意见,嗯,确实很像.”

噗嗤!

在王多鱼认怂之后,刘晓俪见他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不由笑了出来。

这一笑不要紧,她怀里的小家伙却是哇地一下哭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她母亲动作有点大,导致她又没有吃上了。

刘晓俪安抚好小家伙之后,这才给王多鱼一个白眼:“都怪你!”

对对对,都怪我!

王多鱼不跟她一般见识,这个时候的她,那就是护犊的母老虎,摸不得惹不得也说不得,总是事事顺着她就对了。

而且对方给他生了一个漂漂亮亮的女儿,他打心底里高兴。

这时候,门口传来了声音,刘德本等人的身影很快就出现在王君宏等小家伙们的视线中。

房间内是被分了隔断,刘晓俪正在给孩子喂奶,所以拉上了帘子,还把王君宏他们这些小屁孩给赶出去了,因为他们太吵闹了。

听到小家伙们的声音,王多鱼便来到外面,接待刘德本他们这些客人。

“恭喜恭喜,多鱼,你们家总算是儿女双全了”

吕恭良等人笑呵呵地说道。

其实现在是计划生育,并且还是执行最彻底最严苛的时候。

然而,刘晓俪和王多鱼两人没领证,反倒是因此逃过一劫。

当然王多鱼主动交了罚金,免得让那些计生办的工作人员难做。

虽然康裕民、赵国斌、林润哲他们这些冰城领导们,肯定会叮嘱计生办的工作人员,要睁大眼睛来办事儿。

毕竟王多鱼可是冰城的财神爷,如果不好好供着,那么他就很有可能是广州、上海、京城等其他地方的财神爷。

袁友兰、夏华荣、关崇贵等人肯定是非常愿意把王多鱼接过去他们所在的城市。

但是王多鱼肯定要懂事一些,这时代多生超生,肯定都是不对的。

儿女双全在这个年代,确实是奢侈至极。

比如吕恭良的几个儿女,他们也碰巧赶上了,所以也只能够要一个。

都说越是贫穷,越是要多生孩子。

纵观历史,多生孩子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一个执念。

拿王多鱼上辈子来说,他出生在八十年代末的南方农村家庭,他父母总共生了四个孩子,第一胎是双胞胎,但都是他姐姐。

第二胎是哥哥,按理说也足够了,儿女双全。

不过王多鱼仅仅只是比他哥哥小两岁,当时他父母的说法就是还想生。

在他出生之后,他母亲不得不被迫去了医院做上环手术。

但是在王多鱼所在的村子,以及附近的两个村庄,总共有五户人家,都生了最少五个孩子。

其中的三户连续生了六个女儿,最后在第七胎的时候,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

为什么会这样

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这是很难转变过来的。

王多鱼还记得他上辈子,在小时候,跟隔壁村子还因为给稻田浇灌水的问题,打过群架。

就算是跟同村的村民,也没少因为灌溉水问题发生冲突。

即便是后来,王多鱼都已经是北大博士了,有一年回到农村老家,当时都已经是轮流抽签灌溉稻田了,还是有人会偷偷摸摸地提前把水灌溉到自家田里。

在水资源匮乏的年代,如果这个家庭每多一个男丁,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就比如打架之类的情况,还有分配资源什么的,都能够占一点便宜。

八九十年代这个时间点,大家都不富裕,虽然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最少也是半个月才能够吃上肉,平时是不可能看到肉的。

什么水果、零食等之类的,根本不可能看得到。

就算是红薯生这些,也只有到了收获季节才能够吃的上。

第二原因,应该是低成本养育和高预期回报,比如王多鱼在上辈子小时候,才四岁就已经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六岁的时候,仅仅只是比厨房灶台稍微高一丢丢,就要开始做饭了,虽然经常把饭给煮糊了,但还是要做饭,因为父母姐姐和哥哥们都要干农活。

王多鱼记得非常清楚,上辈子小时候要干的活非常多,喂猪喂鸡鸭鹅,仅仅只是这几项活,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完成的。

喂猪最难,因为需要割猪草、煮猪食,而且还很沉,因为家里最巅峰的时候养了三头母猪、十二头上百斤的生猪和十几二十头的小猪仔。

其次就是喂鸭子和大鹅,因为需要把它们赶去小溪边,让它们自己在小溪里吃草或鱼虾。

等到傍晚的时候,还需要去小溪那边,把这些鸭子跟大鹅给赶回家,另外就是还需要定期捡鸭蛋和鹅蛋。

因为这些鸭子跟大鹅很大可能会在小溪边筑巢下蛋,所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最简单的反而是喂鸡了,因为很轻松。

所有这些猪、鸡鸭鹅,还有水牛,都是家里的经济来源,甚至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反正王多鱼还记得,当初他上初中、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家里卖了生猪或水牛之后,才凑齐的。

那会儿的高中学费,一个学期就是一千两百块钱,看似不多,但是每个月的生活费是四百块钱,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就要两三千块钱。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谢谢.”王多鱼谢过刘德本等人,接下了他们送过来的礼物。

病房虽大,但来的人太多了,也显得拥挤。

所以刘德本他们待了一会儿之后,就主动离开了。

王多鱼没有挽留,只是客套两句,便目送他们离开。

女儿生下来了,王多鱼却还得忙碌。

转眼是二十六号,王多鱼得干活了,刘晓俪也嫌弃他在旁边帮倒忙,没羞没臊。

居然跟孩子争夺食物,太过分了!

哈工大苇子沟校区,行政大楼,书记办公室内。

“针对前天那件事,我的建议就是拖!”

坐在沙发上的王多鱼,如是说道:

“要不了两个月,美股将会迎来半世纪以来最恐怖的股灾,到时候他们势必无法分心其他.”

“眼下我们只需要度过这一劫,等他们缓过神来之后,我们再高调地宣布跟其他华尔街企业的合作就可以了.”

刘德本和吕恭良两人顿时皱眉不已,韩绝更是直接问道:

“多鱼,如果我们跟华尔街合作,那跟谁合作”

“我们可以在华尔街成立一家金融投资企业,背后的实际控股公司进行多重交叉持股就可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