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 > 第166章 本侯奉皇命而来

第166章 本侯奉皇命而来(2/2)

目录

齐司延看不到她帷帽下的表情,也知她仍在气闷中。

他又道:“防止疫情扩散,这些尸体需要尽快掩埋或焚烧,人手不够,我需得去见一趟源城的知府。”

话音刚落,城门口传来一阵喧嚣声。

说曹操曹操到。

来的,正是源城知府,郑平远。

郑平远背手立在城门口,下令让一众衙役,朝分发粥水、汤药的推车而去。

情况不妙,江元音哪还能杵在这和齐司延赌气,两人都快步朝城门口而去。

衙役们戴着面具,堪称全副武装的拿刀剑驱散推车前的难民。

青鸢、沉月以及曲休等人,正和衙役僵持。

郑平远看着走近的齐司延与江元音,率先愤怒发难道:“便是你们二位不顾源城颁布的临时规定,在这添乱?”

齐司延回道:“我等一路南下,途径源城,见此惨状,故略施援手,无意添乱。”

江元音扫了眼那些全副武装要毁了推车的衙役,质问出声:“这次救济的粥水、汤药,乃我们自行准备,大人可以见死不救,为何要毁人生机?”

源城内其他的摊贩严守颁布的法令,限量出售食物。

这些粥水、汤药,全是“杏林春”药铺,自己的存粮,而不是购买的。

“本府毁人生机?”郑平远声音重了重,厉声道:“那本府倒是要问问你们,你们会在源城待几日?”

“一日?两日?还是三五日?”郑平远连声道:“你们救得了这一批,可管得了日后源源不断涌过来的难民?”

“当初本府便是开了先例,收留过难民,才会不断有难民涌过来,现在你们招呼不打,便在城门口施粥布药,你们倒是做了好人,过几日拍拍屁股便走了,那之后闻讯堵在我源城城门口的难民,该如何处置?”

“你们毁的,分明是我源城百姓的生机!”

江元音闻言,冷静了不少,严声回复道:“大人,我以‘杏林春’东家的身份在此许诺,疫病一日不除,我‘杏林春’一日未关门倒闭,便一直无偿在城门口布药,绝不是心血来潮弄个三五日,便拍拍屁股走人。”

远处的难民闻言,开始出声高呼“恩人”。

郑平远脸色越发难看,齐司延上前一步,沉声道:“此处嘈杂,不如借一步说话?”

郑平远沉默望着齐司延。

他领着衙役过来前,有去了解二人的消息。

昨日见过其通关文牒的守卫说,他们是自汴京而来的,身份是商贾,没甚特别。

刚也听到了那戴帷帽的女子自称是“杏林春”药铺的东家。

可面前这年轻男人器宇不凡,身上并无半分游走多地的商贾的市侩之气。

不似商贾,倒像世家子弟。

半晌后,听着耳边难民的叫嚷声与衙役镇压的声音,郑平远抬步往城内走。

齐司延与江元音随即跟上。

入了城内,耳边安静了不少。

江元音率先开口劝道:“大人之前既愿意收留这些难民,定不是铁石心肠、见死不救的人,大人要顾城中百姓,不让这些难民入城是人之常情,但能否请大人允许杏林春在城外布药?”

郑平远脸色倒是缓和了些,“我知你二位是好心好意,但抚州灾疫,朝廷都不出手,你我无济于事、于事无补,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不要惹祸上身。”

“朝廷不出手?”齐司延抓住了关键字眼,试探问道:“我们自汴京而来,早听闻抚州有旱灾,但并未听到有疫情,郑大人既得知抚州有疫情,为何不上奏,请朝廷援助?”

本府如何没上奏?”郑平远激动起来,“自一个半月前,本府收留的那些难民将疫病传染给城中百姓,本府便快马加鞭,上奏朝廷,连书几封,音讯全无!”

齐司延没甚情绪,继续探寻问道:“源城离汴京甚远,郑大人如何笃定是朝廷不管抚州疫情,而不是你的奏书还未送到京城?”

郑平远意味深长道:“没送过到,也送不到。”

“怎会?”齐司延佯作听不懂,“朝廷得讯一定会加派人手过来的,先前不是便派钦差大臣许昌安前往抚州赈灾了?”

郑平远闻言嗤笑出声:“本府索性和你们挑明,此事正是前往抚州赈灾的钦差大人,许大人下令,抚州的灾疫,许大人自会上书朝廷,用不着本府僭越。”

“天高皇帝远,本府只是一个小小知府,能护住这一方百姓已是勉强,不敢逞能。”

钦差大人许昌平可不是普通人。

那可是国公爷的嫡三子,谁敢得罪?

齐司延了然,只是沉声道:“只要郑大人真的有上书,汴京皇城再远,也总能送到皇上面前。”

郑平远连连摇头,并不认可,“你们太年轻了,等你们到了本府这个年纪,便会懂得什么是事与愿违,有心无力。”

齐司延不与之争辩,而是掏出定宁侯的令牌与皇上信物递过去,挑明身份道:“本侯奉皇命而来,督查抚州赈灾一事。”

郑平远看了令牌,双腿一软,直接下跪:“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还请侯爷恕罪……”

“当务之急该处理城外难民们的尸首,需尽快埋葬焚毁,免得病气扩散,殃及源城。”

“下官这就去办!”

齐司延叮嘱道:“本侯此次乃奉旨暗查,郑知府切记,不要透露本侯身份。”

“下官明白,请侯爷放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