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辽王(2/2)
"
"臣妾娘家人进宫找臣妾叙话,就一定得是为了求情而来啊?
"
只片刻的功夫,暖阁内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便被打破,郭宁妃似是有些不忿,朝着眼前的朱元璋喋喋不休。
"嘿,是咱说错话了妹子,
"闻言,朱元璋面若冰霜的脸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掌控起来,其满是老茧的大手也猛然将郭宁妃搂入怀中:
"那是啥事啊,还让你亲自跑一趟?
"
"有啥事,咱俩晚上在被窝里说?
"
一语作罢,乾清宫暖阁内的气氛便迅速火热起来,如鬼魅般立于案牍旁的老太监朴仁猛也在不知不觉间弯下了本就佝偻的腰,准备朝着外间而去。
"陛下,自然是正事。
"
或许是窗外阳光正炽,或许是无心于此,郭宁妃轻咛一声,便挣开了朱元璋的怀抱,并在其不解的眼神中解释道:
"臣妾二嫂刚刚进宫了,想让臣妾跟您问问..
"
"臣妾的那个侄女可是眼瞅着就要长大了,您当年指给她的婚事..
"
嘶。
轻微的吸气声响起,朱元璋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于脑海深处搜寻琐碎的记忆碎片,继而逐渐回忆起了自己妹子口中所说的
"婚事
"。
自从建国称帝之后,为了笼络麾下的骄兵悍将,也为了增强皇权,他便开始大规模的与勋贵
"联姻
",令自己膝下的皇子们迎娶武勋之女。
而这武定侯郭英作为自己作为倚重的心腹,自然也是获得了此等
"殊荣
",不过彼时其嫡女年纪尚小,自己便与其约定,待到双方子女长大之后,再结
"秦晋之好
"。
"妹子,是咱的哪个儿子来着?
"思虑良久,朱元璋挠了挠头,脸色略有些尴尬的询问道。
他虽然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但因时间过于久远,却是忘了当时是点给自己的哪个儿子了。
"姐夫,您可真行,这事都能忘?
"瞧朱元璋这有些尴尬的模样,郭宁妃便忍不住揶揄了一句,随后便提醒道:
"是老十五..
"
"哦对对对,是老十五。
"
"算数,自然是算数,咱老朱一口唾沫一个钉,哪能说话不算数?
"
"妹子,你待会便派人告诉你那二嫂..
"
反应过来之后,朱元璋便是在郭宁妃略有些释然的眼神中点头应是,但不知何故,朱元璋未等将话说完,激昂的声音便是戛然而止,脸上露出了一抹凝重之色。
辽王朱植,他的第十五个儿子,生于洪武十年,母妃为韩妃,乃是高丽在他建国称帝之后,向他
"进贡
"的美人之一。
不过真正让他露出凝重之色的,并非是韩妃的
"籍贯
",而是他今年三月才刚刚给朱植重新选定的封号以及封地。
辽王朱植,就藩辽东广宁。
而他之所以将朱植封地定为广宁,便是看中了广宁城扼守辽西走廊,能够辐射整个辽东的军事地位。
即便来日辽东女真人势大,或者蒙古鞑子卷土重来,重新占据了辽东,朝廷只需扼守广宁,便可戍守北部边境,断绝女真人和蒙古人南下侵扰的野心。
可现如今,他既然已是知晓辽东女真未来将会影响到大明的统治,那么将辽王的封地定为广宁,或许便有些保守了...
堵不如疏。
朝廷若是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辽东女真,光靠在广宁严防死守还不够,还要继续深入的整饬辽东地区,乃至于更加遥远的奴儿干地区才对。
故此,这辽王朱植的封地或许便可设立在位于辽东腹地的铁岭卫?亦或者干脆越过鸭绿江畔,直接坐镇高丽?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是下意识的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脑海中下意识回想起曹爽昔日有关于将诸王分封至海外的建议。
据他所知,这奴儿干地区的疆域可异常广袤,用于分封诸王,可是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