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书农门粮满仓,我为权臣牵红线 > 第121章 喝药

第121章 喝药(1/2)

目录

韩清越将镶铜木箱搁在八仙桌上,檀木香混着羊膻味在屋内散开。他先掏出个牛皮纸包递给老郎中:“肉苁蓉晒得干透,泡酒时记得兑三钱蜂蜜。“

康婶接过那匹暗纹哆罗呢,粗粝指腹摩挲过细密织线。檐下晾晒的草药簌簌作响,衬得狼毫笔杆上的“晏“字刻痕愈发清晰——是韩清越用西域弯刀生生刮出来的。

最后那个掐丝珐琅盒揭开时,余巧巧瞧见块青黑色卵石。月光透过窗纸落在石面上,竟泛出层雾蒙蒙的水光。

“这叫幻彩石。“韩清越碧眼在烛火下闪烁,“商会里淘换来的稀罕物。“他屈指轻弹石面,沉闷声响里带着空腔回音:“雨前沁水汽,雪前泛乌光。“

余巧巧凑近细看,石纹间嵌着细碎晶粒:“能预判天气?“

“正是!“韩清越袖口金线随着手势翻飞,“上月商队遇沙暴,这石头提前两日就蒙了层霜。“他忽地压低声音:“比观星官还灵验。“

余巧巧指尖触到石面凉意,想起今春育苗时冻死的茄秧。若能提前三日知晓寒潮。她缩回手摇头:“太贵重。“

“商会那帮老狐狸可精着呢!“韩清越将木盒往前推,镶银盒角在桌面划出浅痕:“他们指望着你的嫁接术挣大钱。“他忽然咧嘴笑开,露出颗镶金的后槽牙:“比起和田玉,这石头才衬你。“

屋外传来元宝追鸡的喧闹,余巧巧望着苗圃里新插的葡萄枝,终于合上盒盖:“替我带句话——等秋后嫁接的蜜柚结果,请各位来尝鲜。“

西厢房窗纸突然映出个修长剪影。余巧巧摩挲着石面水痕,听见晏陌迟的咳嗽混在捣药声里。她转身将木盒收进炕柜,压在《齐民要术》上的手顿了顿——书页间还夹着前日韩清越画的嫁接图。

春风裹着碎花瓣掠过青布围挡,余巧巧挽起袖管蹲在嫁接台前。两亩薄田改作的苗圃里,二十来个短工正忙着削接穗。锯齿刀划过频婆树枝时,飘来墙外酸溜溜的议论:“神气什么,到时候结不出果子。“

“东家!“康婶掀开油布帘子,“窦家又来借锄头了。“

余巧巧蘸着泥浆缠好接穗口:“把西厢房那三把新打的都给他。“抬眼望见远处山梁上蠕动的黑点——那是戚大嫂带着三个儿媳在药材垄间套种频婆树。

暮色染红晒谷场时,六户人家的当家聚在窦家院里。老窦举着旱烟杆比划:“我家鸡鸭棚子底下埋了蚯蚓坑,保准来年树根比胳膊粗!“

“还是巧巧姑娘的法子好。“戚大嫂摩挲着账本,“药材苗钱都从卖荠菜的进项里出了,半点不慌。“

余二爷蹲在自家门槛上,瞧见隔壁院里晃动的灯火,啐了口唾沫:“大哥,他们连水渠都挖到山腰了!“

余大爷攥着开裂的茶碗不吭声。月光漏过茅草棚,照着他脚边半筐蔫巴的荠菜——前日冒雨挖的,集市上却只卖出半价。

七日后,韩清越的马队踏碎晨雾进村。十二辆板车上树苗捆得齐整,最末那车还载着两筐红艳艳的频婆果。

“诸位乡亲!“他立在车辕上吆喝,“上月京郊果子铺,这等成色的卖到三钱银子一斤!“说着掰开颗果子,蜜汁顺着指缝滴在青石板上。

蹲在墙根的老汉烟袋锅子都忘了磕。当晚,王五媳妇摸黑拍响余家门:“巧巧妹子,我家愿腾半亩菜地。“

“对不住。“康婶堵着门缝,“东家说了,开春前不添新户。“

余二爷扒着篱笆听墙角,急得直跺脚:“大哥你听!送上门的钱都不要!“

余大爷盯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忽然抄起柴刀劈向树墩:“等!等她退苗求咱们的时候!“

鸡鸣三遍时,余巧巧裹着灰鼠皮大氅出了门。二十辆马车满载树苗蜿蜒向北,车辙在冻土上压出深深的痕。韩清越策马与她并辔而行:“大将军划了三百亩沙地,只是那土质。“

“掺了河泥与腐叶。“余巧巧呵着白气,“再养三季苜蓿,保准比桃源村的地还肥。“

七日后归村,晒谷场上已挤满看热闹的。赵四叔拦下马头:“巧丫头,那些苗子真种军营了?“

“自然。“她翻身下马,靴尖踢开块碎石,“沙地种出来的果子更甜,将军说要酿成酒送进宫呢。“

人群炸开锅。余二爷挤到最前头:“那你当初诓我们种树。“

“二叔这话岔了。“余巧巧解下沾满尘土的斗篷,“当初白纸黑字写得明白,愿种的自有分红,不愿种的——“她忽然轻笑,“来年别眼红便是。“

余大爷手中的茶碗“啪“地碎裂。他望着山腰新绿的树苗,忽然想起去岁寒冬——这丫头跪在祠堂前求族老借粮时,脊背也是这般笔直。

当夜,六户当家的聚在窦家烤火。老窦举着韩清越给的契书:“巧姑娘给军营供苗,抽两成利给咱们当养护钱!“

“乖乖!“戚大嫂拨着算盘珠子,“三百亩地两成利,抵得上五十亩好田!“

余巧巧蹲在苗圃里培土,听着远处隐约的笑闹声。康婶提着灯笼过来:“东家,余大爷家的小子偷偷翻墙来看苗。“

“由他去。“她掐断多余的枝杈,“等开春挂果,自然有人坐不住。“

月光漫过新嫁接的树苗,嫩芽在夜风中轻轻颤动。更远处,军营沙地上的频婆树苗已扎下根,暗红色的树皮在月色下泛着铁器般的光泽。

……

晨雾还未散尽,村口老槐树上已缀满露珠。韩清越的马鞍两侧各挂了个鼓囊囊的包袱,康婶正踮着脚往他怀里塞油纸包:“腊肉用松枝熏过,能放半月。“

余巧巧捧着个雕花木匣过来:“这是给商会几位掌柜的茯茶。“她指尖拂过匣面缠枝纹,“劳烦韩大哥替我道声谢。“

元宝突然从书包里掏出本泛黄手札,页脚卷得像老猫耳朵:“这是我爷留下的果树经。“他挠挠头,“虽然你家种的是柑橘,我爷种的是梨树。“

韩清越郑重其事地将手札收进胸前衣襟:“小老弟这份心意,比千金还重。“他拱手时,马鞭上的铜铃叮当作响,惊飞了树梢的麻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