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天青之道法自然 > 第39章 地火明夷

第39章 地火明夷(1/2)

目录

上回书说到,那冰井司的督职周亮因大闹开封府被关进永巷的牢中。

倒是一个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赌定了那陆寅的忠勇,便坐定了牢中大鱼大肉的等了陆寅的消息。

却不成想,倒是等来了大内的主司黄门公深夜到来。

一句“尔已非我所属,不必尊我主司。”说的那周亮心凉。

此话亦非玩笑,今日殿上,有御史刘荣者参奏冰井司“内侍督职事涉大逆”、“内官干政”。只这两项就够那主事冰井司督职的周亮死一个来回了。

那周亮听罢饶是个糊涂,这名字听着生疏,怎的就得罪这御史了?

然,他却不知,那御史所言并不是单单为了置那他于死地。而且,他也没那么出名,周亮是谁?那御史估计也不认识。殊不知,自家便是做了失火的城门中,那条无辜的鱼。

又闻听黄门公道,这御史又进言“乞,冰井司销司改务,效祖制而正其法,或遣散,或出内侍省。重归皇城司管辖……”

这话且是听得那周亮一个万丈高楼一脚蹬空,扬子江心断缆崩舟!

心下惊叫一声:完了!原来关节在此!

本想着此事也就是自家闹了也是闹了,也不算什天大的罪过。大不了罚了俸禄了事。

待平息,再与那皇城司做的一个计较,洗去宋家的冤屈来。

怎又能料,此番别说自家,便是那眼前手眼通天的黄门公亦是一个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别说人,便是这冰井司也一同被人抄了后路!保住保不住,且也是一个另说。

惊诧自家失算之余,心下亦是一个奇怪,一个八品前程的御史,怎是一个大胆!敢伸手与这大内?

说起胆大倒是冤枉了这小小的御史刘荣。一是闹开封府不是一件小事。只不过是那周亮托大,欺负了那开封府权知不在。

二则,这周亮平时亦是骄横惯了的,且小看了这御史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咦?御史很大麽?

姑且说这御史。别看只是个八品的小官,这手中的权力也不大。但是,只一个“风闻言事”就能致人于死地。

没事都能给你编排出来点事出来,比如谁谁谁又“扒灰”,那宋太祖又有不斩“言官”的祖训,饶是让这帮御史有恃无恐。况且此番倒不是这御史“无中生有”。人手里还真有实事。况且,这开封府也是朝臣文官的颜面。不拿这个说事那才叫一个奇怪。

宋设监察御史分察六部百司,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上札参表本是其职责所在。

此人姓刘名荣字峻达,本是一个八品的前程,且也是个两榜的进士出身,饶是一个才思敏捷,为人谨慎,且做得一手的好文词。

然,倒是一个命犯华盖,自崇宁年作的御史,这官运麽,且是一直是个稳定,在这御史的任上积年,却屡屡不得升迁。

而每见同年升迁外放便心下怨了上宪不公,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便每每不悦,言出“才高不堪贱用,贱则失之”怨怼之语。这话倒是无人理他。亦是惹得自家的上宪,身边的同事冷眼与他。于是乎,这刘荣且是一个郁郁而不得志,整日厮混于那风月之所饮酒押妓,诗酒为乐。

然却酒后乱言,酒酣耳热之时便是指点江山,针砭时弊,洋洋洒洒且作治国之策。却也与那酒肆茶楼落得一个玩笑的诨名,唤做“平章先生”。

这“平章”一词意为评议辨别﹐引申为断决处理。亦是个官职。

“平章事”见于唐初,唐初,除三省长官,皇帝又指令其它官员参预朝政机密。其本官阶品较低者,则用“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北宋亦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政事”的名义头衔。元丰改制后便不再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

那御史刘荣被酒肆茶楼之众唤做“平章先生”,倒不是一句好话。便是寓意调侃这厮,官做得不大,却操这当国的心。

这样的人很多,说话嘛,谁都会说。尤其是品评人。那叫一个分析透彻,一针见血,且逻辑严密。然,让他做起事来倒是一个漏洞百出,狼犺的看不下眼去。

能说之人倒是一抓一大把。但是,能做得实事的饶是一个凤毛麟角。

要不然也不会有渐甫先生“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的感叹。

刘荣斯人,四字与他,谓之“眼高手低”。

得此调侃之言,刘荣倒不为然,反以此为荣也。干脆,自家手刻一闲章,有字“平章”。

于是乎,倒是坐实了他这“平章先生”的“美名”。

此番见这吕维“真龙案”却觉看到了机会,飞黄腾达只在此次一搏也。

其实刘荣殿上弹劾的没错,亦是一个无可厚非。但是,这话也得分什么时候说。

这冰井司由务改司也是经历几朝,存在十几年了,你做的御史也是十年以上了。冰井司跋扈尽人皆知,那会不说,偏偏在这会皇城司做大,吕维甚得圣心之后说来,饶是个让人侧目且不齿。

倒有看中了那吕维将这“真龙案”做的如此干净利落,飞黄腾达指日可待麽?且是将那“有意攀附”表现的如此的昭彰。是,大家都想攀了事而得一个升迁,但是你这厮做的着实的有点过分。

此时的义愤填膺大义凛然的言之凿凿,多少心机在里面且是连藏也不愿意藏了。

而当年那冰井司由务改司也是先有得皇城司做大,权倾朝野,纵的外官夜宿寝宫,伤了宫人内侍所致。

自毁江山的,且那“瑶华秘狱”之事。且做的让人愤愤而不齿。

此时,这御史刘荣上参,其心机却也是个司马昭之心,然却让的殿上的众臣工无可辩也。

那御史再抬出祖制便是再加实锤一下。若这官家若不允,便是一个大不孝也。

此乃挟善恶请!按现在的话说,那叫道德绑架!

所幸者,此弹劾非出自御史台,只是御史刘荣个人为之。

如是那御史台上奏了,那可是要廷辩的。

更何况“真龙案”事涉官家地位,且骗取官家亲书“令宋粲班师”的手诏。此番,已然失了皇帝的信任。此时那吕维不屑着力,便是有那投机者自会跟随。

所以,这冰井司便是失去了依仗,由“司”改“务”已然是一个定局,且不可逆。

毕竟有人给了你机会踩肩膀,若不踩,便是白白浪费了别人的牺牲,不踩了,又怎能得一个官运亨通?

若那冰井司“司改务”重归皇城司辖下,便和内庭司务全无瓜葛,也与这黄门公再无隶属关系,倒是想说话,也得给皇城司说。如若如此,他这个内廷的主司便只落得个泥塑的菩萨涂了金妆,光鲜无比的傀儡尔。

如不其然,也不需那黄门公避了耳目,深夜到此。

见众人皆跪,惊恐不定,那黄门公踢了踢身下的李岩道:

“许你再说。”

那李岩惊恐,却也不敢回答,只得战战道:

“小的自幼在那乡间,每遇恶犬当道,恐其撕咬便欲逃遁,却每每伤于那利齿之下。遂取石块击其痛处,其必远遁。而手持棍棒……则,则恶犬不敢近身也。”

黄门公听了这结结巴巴的话来,顿时一个恼怒,便一脚跺了去,叫道:

“尔断爷杀不得你麽?!”

此话一出,便吓的那李岩掩气收声,缩作一团战战不已。

就在此时,却见一内侍跑至黄门公身前,躬身小声报:

“主司,西华门外有人持冰井司押官腰牌,请见周督职。”

此话虽是个轻声,然,与这静可闻针落之地,且是一个如同惊雷砸下。

却没等那黄门公反应,那牢笼中的周亮却猛的跳起,如同见了救命稻草一样,攀了牢笼欢喜道:

“哈哈,造化来了,定是那陆寅!”

看那周督职这么欢实,却吓得黄门公一跳。心道:你这厮,回光返照了麽?

见那周督职无状,便头也不回的与那报事的内侍道:

“这人正在坐牢呢,没空见他……”

说罢,冷眼看那内侍,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